中國風水文化注重對環境的選擇,配合自然環境、山川、河流、進行立向與布局,力求與自然和諧如一,從而影響人類命運的吉兇,此即風水學之核心:人與自然的融合,即“天地人合一”。風水學不主張人類對自然環境進行過度的開發和破壞,注重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與感應,指導人們如何按照這些“感應”規律來解決建筑的選址與建造。由于中國地域遼闊,山水形勢等自然環境各地有別,因地制宜,力求與自然的和諧,從而創造出中國東、西、南、北,中各具特色的傳統城市布局、建筑形式及各種景觀。
風水學的五大要素:龍、穴、砂、水、向,其本質是氣場能量。尋龍,點穴,審砂,覓水,定向,是在于察尋適合于人體的吉氣,亦即古人所言之“生氣”,避開不利于人體的煞氣,趨吉避兇。現代科學已初步證明:山川、河流、建筑物、植物、人體、萬物之間皆有氣場,且互相影響。陰陽二宅能否合理有效的利用氣場能量,決定了此陰陽二宅后人的吉兇禍福。
人生禍福吉兇,陰宅居一半,陽宅居一半,若是祖墳陰宅不沾兇氣的話,一遇吉宅,則榮華富貴可期,若是所住陽宅衰退的話,就算有很好的陰宅福蔭,還是很難發福。地理先師蔣公大鴻所著天元五歌陽宅篇云:「人生最重是陽居,卻與陰宅福力齊。宅氣不寧招禍咎,骨埋真穴貴難期。建國定都關治亂,筑城置鎮系安危,試看田舍豐盈者,半是陽居偶合宜。陽居擇地水龍同,不厭前篇議論重。但比陰居宜闊大,不爭秀麗喜粗雄。大江大河收氣厚,涓流滴水不關風,若得亂流如織綿,不分元運也亨通」,也說明了陽宅對人類的重要性。
陽宅風水,不僅僅關系到一家人之安危,同時對于一個國家及省市區來說,首都、省城再到縣鄉鎮的都城府衙所在地的風水,也是關乎當地行政機構切身安危的關鍵所在。古代先賢們千方百計尋求和營造一處適合人類居住的“好氣場”,這就是陽宅風水學的運用。風水理念貫徹到中國傳統建筑的各個層面,從選址,規劃,施工建造到入住使用,幾乎無所不在。風水學認為,一個城市、一個村鎮、一幢建筑、一個庭院、一戶住宅、一個房間……都是一處風水,一個太極,只是使用功能不同,運用風水技術時側重也有所不同。
陰宅風水,影響到后代的遺傳,對后人每一代房份分枝起到決定性的作用,也是后人富、貴、秀、賢愚層次的關鍵。而陽宅風水,則能夠影響到一家人口的吉兇安危。陰宅之力,蔭庇子孫,而陽宅之效,立竿見影。在陰宅問題限于有些因素無力調整改變的時候,如果從陽宅風水入手,雖然不能雪中送炭,亦可轉危為安。如果陽宅方面存在問題,即便是祖墳葬到了真龍真穴,其應有的富貴也會因為陽宅拖后腿而難以達到預期。
陰陽二宅,都是由福主福緣因果所決定的,所謂福地福人居。有福之人,自然能夠獲得較好的陰宅風水,同時陽宅風水也差不到哪里去。而由于福德業力關系,祖墳出了較大問題,想通過陽宅風水來改善現狀,把陰宅的不利影響盡量減低者,實際上也很難逃出陰宅的影響圈子,比如看到一塊較好的宅基地打算用來建房,總會因為各種原因而難以買到或無法建成,即使建成,也會因為周邊其他建筑的突然興建而造成影響破壞。或者打算在某個城市租住一個風水較好的房子,也會因為各種原因要么遇不到,要么租不成。但是,因為行善積德,日積月累,自然可能出現時來運轉,會因為某一個契機,通過陽宅的有利因素而改變陰宅之不利遺傳,逐步走出祖蔭的惡性影響怪圈,后面也能夠因為某個契機使得陰宅風水有所改變而獲得好的蔭力。
古人曰:有天地才有地理,有心地必有蔭地。秉持善念,多行善舉,修德修福,到了一定的時期,自然有好的機緣,能夠無意間碰巧或得遇明師指點,而突破困境,扭轉頹勢。